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of "取水跷板"

From Akvopedia
Jump to: navigation, search
(Created page with "test")
 
Line 1: Line 1:
test
+
水经取水跷板流向灌溉渠。
 +
图片:实际行动
 +
取水跷板是由水槽构成的,而水槽是用原木或薄铁片为原材料制作成的。取水跷板的一端关闭,一端开启。水槽是安装在一个悬浮的回旋杆上,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跷跷板似的排水沟或通水装置。这种排水沟或通水装置在运作时,它较低的提水高度在某种程度上可达到1.5米。
 +
 
 +
通过绳子或脚对水槽施加压力,使水槽其一端位于水面以下,直至封闭的一端完全淹没在水中。
 +
释放压力,水槽会回到原始位置,水也随之运送到灌溉渠。0.3-1.0米长的水槽,其正常运水量是每分钟80-160升。笔直独木舟形状的水槽只能将水提高至0.5米左右。然而,弯状(香蕉形状)的水槽可将水提高至1.5米的高度。
 +
 
 +
这种取水跷板使用阀瓣,并只需一人来回移动在支点处的重量即可。
 +
适宜条件
 +
孟加拉国在使用这种取水跷板。
 +
这种取水跷板也广泛的应用于印度次大陆的恒河和雅鲁藏布江(面积大约为100万的地区)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+
 
 +
取水跷板现已添加了舀水篮,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。因为它只需要一个人操作,并且可以更快、更多的地运送水。虽然此装置比篮子贵,但是考虑到它可以解放一个劳动力并且可以运送更多的水,与其他的提水装置相比,这种取水跷板仍然是很便宜的。
 +
 
 +
优势
 +
劣势
 +
相对便宜的传统技术,可以当地制作、维修
 +
易于操作
 +
运水量大约为每分钟160升,提水高度不足1米
 +
限制提水高度要小于1.5米
 +
 
 +
低至中等效率(20-50%)
 +
 
 +
 
 +
建造、操作和维护
 +
包括配重在内的取水跷板的变化图片:
 +
中间技术出版社出版
 +
 
 +
除了使用木干,取水跷板也可能是由几块厚木板制成的。这些厚木板在组合安装时,可使用螺钉来帮助其固定在地上。取水跷板也可以使用锌镀过的铁片来制作。不应该使用非常大的取水跷板,因为随着运水量的增加,装置的排水量会随之减少(这可能是因为在操作(如:加水)较大/较重的设备时会浪费一些输入功率,因此不成比例的增加了每个时间周期)。
 +
 
 +
除此之外还应注意,随着提水高度的增加,总体的提水效率在大幅度减少 。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提水高度的增加,水的溢出量也在逐渐增多,除此之外,还有削弱的工程能量。
 +
 
 +
成本
 +
在孟加拉国,取水跷板的初始成本较高,这是其无法广泛使用的一个原因。因此,提水方式的改进方案仍在继续研究。
 +
 
 +
实地经验
 +
一个单独的取水跷板在0.75米的高度,每秒可运送7.5公升的水(相当于在30英寸的高度,每分钟运送115加仑的水)。  然而在1.5米(即60英寸)的高度,运水量减少至每秒2公升(即每分钟30加仑)。因此,在提水高度较低时,取水跷板的运水量是的两倍。此外,这个过程只需要一个人的力量而不是两个人。孟加拉国的许多农民尝试在过高处使用一个单独的取水跷板,但运水结果并不让令人满意。在操作过程的每个步骤中,最适宜的提水高度是1米左右(即40英寸)。
 +
 
 +
操作说明、视频和链接
 +
靠人或动物操作的提水装置: 最新型调查报告
 +
 
 +
参考文献
 +
 
 +
致谢
 +
Jane Olley, 靠人或动物操作的提水装置。实际行动,2008年11月。
 +
W. K. Kennedy和T. A. Rogers。靠人或动物操作的提水装置: 最新型调查报告。中间技术出版社出版,1985年。
 +
 
 +
翻译 :王梦晨  新南威尔士大学翻译专业学生
 +
Translated by Mengchen, WANG  UNSW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Program

Revision as of 08:54, 23 March 2016

水经取水跷板流向灌溉渠。 图片:实际行动 取水跷板是由水槽构成的,而水槽是用原木或薄铁片为原材料制作成的。取水跷板的一端关闭,一端开启。水槽是安装在一个悬浮的回旋杆上,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跷跷板似的排水沟或通水装置。这种排水沟或通水装置在运作时,它较低的提水高度在某种程度上可达到1.5米。

通过绳子或脚对水槽施加压力,使水槽其一端位于水面以下,直至封闭的一端完全淹没在水中。 释放压力,水槽会回到原始位置,水也随之运送到灌溉渠。0.3-1.0米长的水槽,其正常运水量是每分钟80-160升。笔直独木舟形状的水槽只能将水提高至0.5米左右。然而,弯状(香蕉形状)的水槽可将水提高至1.5米的高度。

这种取水跷板使用阀瓣,并只需一人来回移动在支点处的重量即可。 适宜条件 孟加拉国在使用这种取水跷板。 这种取水跷板也广泛的应用于印度次大陆的恒河和雅鲁藏布江(面积大约为100万的地区)。

取水跷板现已添加了舀水篮,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。因为它只需要一个人操作,并且可以更快、更多的地运送水。虽然此装置比篮子贵,但是考虑到它可以解放一个劳动力并且可以运送更多的水,与其他的提水装置相比,这种取水跷板仍然是很便宜的。

优势 劣势 相对便宜的传统技术,可以当地制作、维修 易于操作 运水量大约为每分钟160升,提水高度不足1米 限制提水高度要小于1.5米

低至中等效率(20-50%)


建造、操作和维护 包括配重在内的取水跷板的变化图片:

中间技术出版社出版

除了使用木干,取水跷板也可能是由几块厚木板制成的。这些厚木板在组合安装时,可使用螺钉来帮助其固定在地上。取水跷板也可以使用锌镀过的铁片来制作。不应该使用非常大的取水跷板,因为随着运水量的增加,装置的排水量会随之减少(这可能是因为在操作(如:加水)较大/较重的设备时会浪费一些输入功率,因此不成比例的增加了每个时间周期)。

除此之外还应注意,随着提水高度的增加,总体的提水效率在大幅度减少 。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提水高度的增加,水的溢出量也在逐渐增多,除此之外,还有削弱的工程能量。

成本 在孟加拉国,取水跷板的初始成本较高,这是其无法广泛使用的一个原因。因此,提水方式的改进方案仍在继续研究。

实地经验 一个单独的取水跷板在0.75米的高度,每秒可运送7.5公升的水(相当于在30英寸的高度,每分钟运送115加仑的水)。 然而在1.5米(即60英寸)的高度,运水量减少至每秒2公升(即每分钟30加仑)。因此,在提水高度较低时,取水跷板的运水量是的两倍。此外,这个过程只需要一个人的力量而不是两个人。孟加拉国的许多农民尝试在过高处使用一个单独的取水跷板,但运水结果并不让令人满意。在操作过程的每个步骤中,最适宜的提水高度是1米左右(即40英寸)。

操作说明、视频和链接 靠人或动物操作的提水装置: 最新型调查报告

参考文献

致谢

Jane Olley, 靠人或动物操作的提水装置。实际行动,2008年11月。
W. K. Kennedy和T. A. Rogers。靠人或动物操作的提水装置: 最新型调查报告。中间技术出版社出版,1985年。

翻译 :王梦晨 新南威尔士大学翻译专业学生 Translated by Mengchen, WANG UNSW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Program